Friday, July 17, 2009

讀書心得--姐姐的守護者(My Sister's Keeper)



姐姐的守護者是Davis讀書會所選取的第一本書, 主要的原因是我覺得這本書應該能夠引起大家就贊成及反對兩方有相當激烈的辯論, 並且其中有許多介於法律及道德間的人性善惡值得大家去討論, 讀書會嘛, 越有爭議的議題當然越能吸引大家的參與及注意.

這本書的作者是茱迪-皮考特(Jodi Picoult), 下面是書上對她的介紹:

"皮考特擅以小說處理極具道德爭議的題材, 作品不乏探討安樂死及描述青少年自殺的內容; 近幾年前更觸及聳人聽聞的「優生絕育法」. 其在2003年獲得美國新英格蘭最佳小說獎, 並榮登《紐約時報》暢銷作家之列.《華盛頓郵報》更將皮考特譽為大師級作家."

她的作品還包括"第十層地獄", "事發的19分鐘", "死亡約定"及"換心"等, 都還算是蠻暢銷的書.

接著是書封底的內容簡介:

"莎拉為了救罹患急性前骨髓性白血病的女兒凱特, 利用醫學科技生下與凱特有完美基因配型的安娜. 十三年來, 安娜不斷地供應凱特血液, 白血球, 骨髓, 幹細胞, 現在輪到了她的腎臟. 無法忍受再被當成藥糧的安娜決定反擊她的父母, 控告父母奪走她的身體使用權.《紐約時報》暢銷作家皮考特以不同人物的口吻來接續故事 的發展, 探討一個極具爭議性的話題; 對「愛」有深入的刻劃及詮釋, 以細膩的筆法, 精妙的細節, 靈巧的掌握人與人之間脆弱敏感又錯綜複雜的關係."

---------------------------------分隔線之以下是我的感想--------------------------------

首先呢, 作者不是用第三人稱或是單純的第一人稱來敘述整個故事, 她用的是各個角色的第一人稱來串起整個內文, 所以這一段是安娜, 接著是莎拉, 布萊恩及坎貝爾, 藉由不同角色的觀點讓讀者了解他們對同一件事的不同觀點, 看法及作法. 所以讀者心裡可能會偏向某個角色, 站在她/他的立場來考慮整件事的對錯, 例如媽媽莎拉一心只想救大女兒凱特, 並希望小女兒安娜能給她姐姐身上所有的東西; 爸爸布萊恩則是比較通情, 希望給安娜自己有作決定的權利; 安娜則是比較矛盾, 一方面找律師要爭奪回自己的身體所有權, 一方面也很愛她的姐姐, 不希望她死去. 所以呢, 整本書就充滿著矛盾爭吵, 爭吵的重點, 也是本書所要引起大家討論的話題就是: 到底父母有沒有小孩身體的使用權? 正所謂身體髮膚, 受之父母, 我們的身體, 就生物觀點而言, 確實是來自於父母, 但我們的思想, 觀念及價值觀卻是後天所培養形成的, 所以在決定某些事情(包含身體的使用), 還是會以自身的觀點為優先考量, 所以常常在社會新聞可以看到, 某某孝子孝女捐肝捐腎給自己的父母親人, 但應該還有更多沒有報導的, 孩子不願意這樣作來救父母. 我對媽媽莎拉的感覺是, 為什麼當時她不找其它方式或者直接就放棄凱特, 再把希望及心力完全投入到下一個孩子身上, 當然作者想利用這種爭議性的話題來刺激讀著, 卻也提到了這個相當現實的議題. 再說, 人之所以為人就是因為他有自由意識, 在自由地作任何事的同時, 必須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有人會在意社會道德及自我的良心而犧牲自己的身體, 有人則是比較以自我的利益作考量, 但孰是孰非, 這個問題永遠只有自己能回答, 旁人是無從干預的. 總言之, 這本書在讀書會的當天引起相當多不同的看法及意見, 也讓我們不得不想到, 在這個生物科技日新月異的社會, 不久的將來一定會有複製人的出現, 那時的人類就可以長生不老的活下去, 但這其中牽扯到的道德問題, 是非常值得我們來深加注意討論的. p.s.姐姐的守護者電影版現在正在上映, 聽說是一部"光看預告片就會感動落淚的電影", 演媽媽莎拉的卡麥蓉狄亞(Cameron Diaz)在劇中還剃了個光頭, 有空一定要去看一下!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